在闪光的事业中探索前行
2011 年起,我担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辅导员、学生党支部书记,先后服务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电子商务、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 4 届学生,全力做好广大学子成长成才的领航员,时刻践行着一名高校辅导员的初心与使命。
十年来,我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工作理念,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鼓励学生与祖国发展同向同行,教育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的时代潮流中,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 IT 卓越人才”。
做实践育人的开拓者
建立学院创新实践中心,探索第二课堂培育人才新途径。2011 年入职初期,我通过调研发现,“转专业人数多”“辅修二专业比例高”“新生一志愿率低”等因素,严重制约学生的专业成长和职业能力提升。2012 年,我主持成立了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经过多年实践,中心逐渐成熟,形成大一学生学专业打基础,大二学生组队培养团队意识,大三学生冲击国赛省赛,大四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实习就业的良性循环,中心也成为与第一课堂联系最为紧密的教学实践环节。短短三年,实践中心就孵化孕育省级以上荣誉 140 余项,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提升“计算机文化节”品牌影响力,磨砺学生专业技能。“计算机文化节”作为学院的品牌活动,近年来在学生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2016 年起将“职业能力提升系列活动”纳入其中,以行业讲座和求职类、学科类竞赛为载体,吸引 IT 企业共同办赛,更多的专业导师、企业导师参与其中。经过多年实践,如今的“计算机文化节”已经成为全校学子分享科技进步和提升创新意识与科研实践的一场盛宴,也是校企合作,对接人才需求的平台,在普及计算机知识、促进大学生把握 IT 前沿技术发展动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推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引导学生投身实践,在实践中磨砺锻炼成长。2016年至 2018 年,我负责学院社会实践组织工作,依托学校“三千计划”平台,结合学院学科特色,开展了规模大、层次多、范围广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几年间,共完成全校 111 支社会实践团队的指导任务。值得一提的是,2017 年和 2018 年,我连续两次担任“山东财经大学筑梦新时代白山调研团队”的指导教师,带队赶赴吉林省白山市,参加为期十天的“印象长白山·筑梦新时代”百所高校进白山暑期专项活动。实践过程中我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团队务实的工作作风受到当地群众一致赞誉。实践团队获得 2018年第二届全国高校暑期实践团队“优秀团队奖”,多篇实践日志被中国青年网报道。
做职业人生的探索者
2014 年 3 月至 2016 年 3 月,我经学校选派借调教育厅学生处帮助工作,主要从事山东省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工作,期间出色完成了“全省就业工作部署会”“全省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的筹备以及“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的组织工作,并连续两年参与撰写《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正是这两年的锻炼学习,对我今后的职业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今后就业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找到了自己的职业目标。也正是这段经历,成为我日后为学生做职业规划的经典案例,多次与专业成绩优异又纠结是否报考公务员的学生交流,如今已有不少学生成为企事业单位的优秀员工。
做就业服务的践行者
2018 年担任学院就业办负责人至今,我始终围绕学校“全员化、全程化”的学生就业指导思想,坚持开展大学生“一对一”职业生涯规划,结合学院学科特点,实施以培养-实训-实习-就业全过程跟踪的“新 IT 卓越人才职业能力提升计划”。累计推荐毕业生到企业实习、就业 200 余人次,毕业生就业率名列前茅,就业质量显著提升,学院和个人连续三年被评为就业先进。
面对疫情对毕业生就业工作产生的不利影响,我准确研判形势,积极拓展就业渠道,为双困毕业生提供无微不至的就业帮扶,实现了疫情期间就业质量逆势上扬。
十年的辅导员生涯中,我陪伴在 1343 名学子的成长路上,有苦有累,有笑有甜。辅导员事业平凡却又伟大,我将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用爱辅助学生成长、以行动引导学生成才,在闪光的事业中不断探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