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2021-04
“这么早就回忆了”这个题目是我在《古典之殇》的序言中寻来的。初读这几个字,我的脑海里就蹦出了一个有趣的想法,即在”这么早就回忆了”后添加一个标点符号。只要标点符号不同,这个题目就会有新的解读。比如当我添加的是问号,这就是一个问句了,是问读者,也是问自己,那么我们的回答是什么,大家心里肯定已经清楚,而我的回答是”现在不回忆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假如我添加的是感叹号,这是一种幡然醒悟,让读者一下子领...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年伊始便已疫情突袭,届时人心惶惶,社会停摆;到雨季,南方又出现特大暴雨,洪涝灾害频发;夏天时,我军在中印边界河谷对峙,双方擦枪,战争一触即发。这让我很是迷茫,又是无助。闲来无事,当我再从书柜上再拾起《茶馆》,重新翻阅一遍,便瞬时联系现实,醍醐灌顶。每次读它,似乎就能拓宽我看待世界和人生的角度,或许这就是文学和阅读的力量吧。 我在《茶馆》中看到了人文情怀。老舍的《茶馆...
以前没有深入学习过《论语》,对它了解甚少。利用大学一年级这个寒假,我阅读了《论语》这本书,才发现生活中许许多多的词与句,均来自于这本书。除了那些我已经知道的,还有那些我常常遇见的却不知源头的。在阅读原著之余,我还利用网络阅读其他读者的读后感悟。其中,就有这样一位读者认为,《论语》能够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其根由应该就是它“左手理想,右手现实”,两手并举。我认为非常有道理,也有同...
“我低头,向山沟, 追逐流逝的岁月,风沙茫茫满山谷,不见我的童年;我抬头,向青天,搜寻远去的从前,白云尽情地游,什么都没改变……伴随着民歌《信天游》,我开始了在《平凡的世界》中的旅途,也收获了众多感悟。(一)平凡不是一个人的狂欢“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没有到来……故事发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北黄土高原上,围绕孙少平等人的奋斗展开,是文革时代广大劳动人民生活...
02
不庸质疑,文明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前进和发展的象征。当古巴比伦文明倾听着两河河水的奔涌之声湮没于黄沙之中,古埃及文明在外族入侵中走向了沉默,唯有在世界的东方,中华文明正如同它所修筑的长城那样,面朝漠北的黄土,倚靠着巍峨的高原,在黄河两岸冲积的沃土之上,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为什么仅有中华文明可以历经岁月的洗礼而愈发光彩绚丽?与其说古巴比伦文明的灭亡源于过度砍伐造成的生态危机,埃及文明的落没始于战争的...
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关怀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发展,高度重视青年工作。《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集中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从政不同时期与青年大学生交流交心交友的故事,他的谆谆教导令我如沐春风,受益匪浅。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仿佛跨越时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诚待人、言传身教的生动场景,一下子拉近了习近平总书记与自己的距离,真切感到了人民领袖对我们青年一代的...
在我第一次读这本书时,我还是初中生,完全不知道原来它曾获得过著名的茅盾文学奖,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只是在哥哥的推荐下看了这本书,可能当时年级还小,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触,甚至觉得好无聊,快看不下去了。时隔这么久我又重新读了它,在读的过程中内心一次次地被感动和震撼着,无数次地为主人公而担忧和喜悦着,完全融入到故事情节里。《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在1975年开始创作的,他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三年时间创作,...
合上《平凡的世界》这本倾注了路遥毕生心血的鸿篇著作,我的内心充满了感慨与波澜。其实,平凡,是世间每个人生活的最大写照与最厚重的底色。对于烟波浩渺的宇宙万物来说,每一个人都无比渺小、脆弱和平凡。然而,只有甘于平凡,坚守平凡,在平凡的生活中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才有可能在平凡中创造奇迹,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平凡造就伟大”,在以前的生活中我一直对这句话懵懵懂懂,充满疑惑。直到读完了《平凡的世界》,我才...
《美的历程》是李泽厚先生在1981年出版的专著,十余万字薄薄的一册,却让无数青年夜不能寐,当年的许多青年学生奉李泽厚为“精神导师”。的确,李先生用短短十余万字, 将数千年的中国文艺、美学纳入时代精神的框架内,揭示了众多美学现象的历史积淀和心理 积淀,读来确如易中天先生所说的令人“怦然心动”。它让我们能在短时间内对中国古典文艺做一次匆匆的“美的巡礼”,能在了解中国古代艺术的同时,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 在...
薄雾散尽,眼前的迷茫也将尽;梦醒时分,更多份坦然和珍惜。淡墨暮色,一条小路通向微光稀疏,转角,一个背影伫立片刻,在微光朦胧中离去,不及片刻告别。柔光和眼前的泪交融,景像就像颜料盘里混合的颜料般晕开,那是淡黄而灰蒙的。剩一个背影,伫立原地,却无法追上前,身旁的指示牌,示意你向反方向去。他说,寂寞可能是美学的必要。在上帝的神奇画板中,人的一生不过出生、活着、死亡这几个场景。但是光有这么几个历程还称...
教育部
山东省教育厅
中国大学生在线
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二环东路7366号(250002)
联系电话 (Tel) :0531-81791958-
山东财经大学学生处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