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地一梦 ——读《故宫六百年》有感 张佳仪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4-03 16:58 浏览次数:

文字是有温度的。娓娓道来的笔触下,历史的沧海桑田、风云变幻尽收眼底。宛若一座精心构思设计的博物馆,用自己独特的运作方式,深藏历史记忆。叶落无声,世间万事万物皆无永恒,我们也只能在历史遗留的“只言片语”中窥探它的零星往事。

我曾读过一句话:人来到这个世上,都是带着使命,各有各的归途。《故宫六百年》的执笔者,祝勇先生,很好地印证了这种说法。他供职于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发表过《血朝廷》《旧宫殿》等很多历史文集。与其说是他一个写者、研究者,我更倾向于将祝勇先生视作一位历史追梦者。哪怕是诸如《故宫六百年》此类的纪实体作品,我仍能在书页细碎文字中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温情眷恋。这是一个历史记录者,面对漫长浩瀚的往昔岁月,在她耳边呢喃低语,倾诉自己的迷恋、狂热和不解。

文字是有共情力的。正如我读《故宫六百年》时,能够化意念为有形。宫殿巍峨伫立 、英豪快意人生 、幻想虚无缥缈,本毫不相干的东西,却像墨汁儿一样被参磨掺揉在一起,不时还溅出几滴,让人思绪远飘 久不能回。提笔落字,分不清虚实真假,道不尽千古哲思。我时而问自己,读的是文字,还是情感?

说起情感,文中最关键的一种情感,便是“敬畏”。故宫的设计构造,是很有考究的。每一个角落里,都藏着古人的匠心独具。比如故宫的形状、东西宫殿的分布、金水河的设置等等。置身其中,好像被一本厚重的《中国古代文化》包围。太极阴阳、五行八卦,都有所体现。我时常想,现在的时代是科技的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生活节奏也在一次次冲击变革中策马加鞭,生活质量前所未有地改善。这是好事。然而丈量成功的标准日益趋同,压得人喘不过气。这是否因为精神的支点,在渐渐淡漠?忘却往昔的敬畏之心,放肆地利用汲取一切可以创造财富的资源,在投机取巧、变本加厉中无形伤害那些原有的“规矩”、“训诫”,遭到反噬仍满不在乎,因为欲望没有给人留下自省的机会。

我很难评价这是利是弊,时代瞬息万变,稍不留神落了队,就要挨鞭子受板子,这我们是知道的。但有一点,人身上,是烙有时代印记的。所以我常羡慕如祝勇先生,能在历史围绕中,安静从事工作、追寻内心喜爱的人。
 这个集高度理性与感性于一身的写者,他可以俯瞰历史,在文化与典故中剖析故宫的条理构造;也可以贴近一瓦一石,在冷硬建筑里感受独有的历史温情。这是他,和他带给我们的故宫一梦。




鲁ICP 备00000000号-1 鲁公网安备 00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