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第一编 读书心得 石欣宇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4-03 18:34 浏览次数:

人类学为人类提供了一面巨大的镜子,使他们能够从中窥见自身无穷的变化。

                                                                 ——克莱德·克拉克洪

《全球通史》是由曾荣获古根海姆奖和洛克菲勒基金奖的美国加州大学的历史学教授斯塔夫利阿诺斯所作的一部介绍从人类所诞生的史前时期到二十一世纪的历史的享誉世界的通史。正如教皇保罗六世曾说过的:“我们的时代是一个问题时代,一个问题很大的时代。在科技的神奇影响下,一切都在经历着变革。如果我们愿意在生活中睁大双眼,每天都有问题等着我们去研究,去解决。”时代已随着科技的进步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这日新月异的变革之下,新的问题不断产生……、新的方法不断诞生、新的思想不断萌发……处于这个充满变革的崭新的世代,对于历史的反思和思考与对于新事物的研究与探索也便显得同样重要了。这是斯塔夫利阿诺斯教授写下这部巨著的原因,也正是我们阅读这部书的意义所在。

对于历史的解读,生活在不同时期的人们、居住在不同国家的人们、接受着不同文化的人们有着或多或少不同的、独到的见解。在阅读历史的过程中,重要的不仅是了解、学习历史的知识,还有通过理解历史学者们对与历史现象的独到的、尖锐的解读,来提升自身的素质。在阅读这部《全球通史》的过程中,这应当是我最为珍视的一笔财富。

进入正题,对于人类的历史,最具有吸引力的应该就是人类基于自己的智慧所创造的人类文明与人类社会。由史观之,使人类能够成为统治地球的顶端生物的,毫无疑问,应当是人类的智慧——其在物质方面表现为工具的使用、在精神方面的表现则是文明的创造。由于智慧,人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从作物的种植、到家畜的圈养、到社会的形成、到宗教的信仰、再到整个人类文明的不断完整。不难看出,整个人类的历史便是人类智慧的赞歌。因此,让人类引以为豪的,无疑是凭借着智慧而创造的种种。回顾人类那一段段辉煌的岁月、感叹人类的伟大创造时,又有谁不曾动容?因此,起初翻阅这部《全球通史》时,我错误的认为文明诞生前的世界并不值得学习之处,便跳过了这第一编——关于史前人类的历史。而当我再次拾起这部书,阅读过这一编的内容之后,我对我之前所作的错误的决定而感到羞愧和可惜。同时,我更多的是对这一次的阅读而感到欣喜与庆幸。

《全球通史》中第一编的内容所占用的篇幅很少,只有两章的内容。而这短短的两章,却介绍了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前长达四百万年的一段漫长的历史。虽然在这四百万年的历史中,人类的辉煌远远不及文明时代那不足六千年的历史,但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人类经历了由灵长类动物进化为人类、由通过获取自然的食物采集者到自己生产、自己左右自己命运的食物生产者这两个对于人类文明形成的最重要的基础阶段。因此,这四百万的历史,不应该被我们轻视,更不应该被我们忽视。

在书中,斯塔夫利阿诺斯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人类从类人猿一步步进化成人类,逐渐学会使用工具、形成部落和种族并产生对于神明和巫术的早期信仰的旧石器时代到人类学会种植作物、改良并发明新工具、形成村庄并产生对大地的新信仰的新石器时代的生活,通过文字的描写,这四百万年的漫长历史中我们的祖先的生活图景便栩栩如生地展现于我们的眼前。

通过斯塔夫利阿诺斯教授的描写,虽然能够读出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极度低下和人类文明进化速度的缓慢,但在这一幅幅生动的史前人类生活图景中,我们却又不得部对于人类的智慧产生敬佩之情。面对着大自然的严酷选择,史前人类能够凭借着智慧和极其严谨和明确的分工和协作,得以生存,并不断创造,这也许就是人类自诞生之时便闪耀着光芒的原因吧。自然没有选择任何人,只是人类适应了自然,并使自然成为自己得以生存的保障。

对于史前人类的感叹,并不当止于对他们智慧的肯定。最令我感到惊奇的,应当属是他们的社会关系。旧石器时代,男人打猎,女人采果、照顾部落的孩子,一个部落便就是一个家,所有人们在部落中生活,竟然不知道“我的“和”你的“的区别。男女之间也并没有什么性别上的优势,仅有的那一份不平衡,也不过是能够获得食物更多的一方所取得的那一丝成就感罢了。新时期时代,人类从游荡的狩猎采集生活逐渐解脱,走向定居的生活。村庄也逐渐取代旧石器时代的流浪团体,成为了当时社会最基本的经济文化单位。虽然社会生产力仍然低下,农业的生产对于人类的劳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类对于自然条件的依赖也进一步加深,但是,新石器时代的农业生产所赋予人类的,是人类主宰自己命运的可能性,是人类文化继续向前迈进的重要动力。在村庄中,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初见雏形,农业的发展使得人类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其他劳动,同时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这一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这就促进了陶器的产生和新的农业技术的发明。甚至我们在今天仍然沿用的梯田耕作的手法,其实在新石器时代便有使用。更令人惊叹的,是整个村庄所奉行着的平等主义。经济平等和社会地位相同,是新石器时代村庄的明显特征。在整个村庄的社会中,既没有土地拥有者,也没有无地可耕的耕种者。新石器时代的平等主义不仅表现在土地的所有与分配,其更是影响了两性的关系。在村庄中,部落的女人和男人同样享有着自由使用土地的权力,在其他领域,女人也与男人有着同等的权力。

没有争夺,没有权利和阶级的差别,没有男尊女卑这种可笑的观念,这是四百万年前的人类,我们的祖先,在人类文明绽放真正的光芒之前的生活。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是,在文明诞生之前的,原生态的社会是不是更加美好?农业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从村庄,到城镇,到城市,再到一个宏伟的国家。为何文明在不断进步,却衍生出了利益的争夺、阶级的分隔、性别的歧视?也许,这就是历史能够带给人类的价值,让人类能够不在自己所创造的辉煌的文明中迷失,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吸收经验与教训,反思今日,展望未来。

“毋庸置疑,我们生来就具有基因所赋予的做出各种行为的潜能,但这些潜能变成实际能力的方式则取决于我们所受的训练,取决于学习……我们真正继承的是塑造和完善自身的能力,使自己不成为奴隶,而成为命运的主宰。”对于未来,我们向往,但对于过去,我们更不能遗忘。我们应该学会在历史中找回自我,进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鲁ICP 备00000000号-1 鲁公网安备 00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