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副部(处)长孙丽华,2019年6月被省政府借调到山东省驻新疆办事处以来,不足一年时间里成绩斐然,得到省委领导和新疆省政府、驻疆企业、个人的一致好评,事迹先后在天山网、中青在线客户端、中国教育新闻网等进行专题报道,相关内容如下:
山东省人民政府驻新疆办事处自2019年成立以来,在乌鲁木齐驻地一直活跃着一位勤勤恳恳的女干部。
她深刻认识“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意义,自觉把山东置于“一带一路”建设全局来认识和定位,把握山东“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战略定位、战略重点、战略方向等,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抓住更多机遇,找准切入点、着力点,用心画好精谨细腻的“一带一路”工笔画,推动山东企业高质量发展。
她带着感情、责任,善于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听取企业心声,切实解决好企业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到驻疆企业、建设兵团、山东商会等基层单位获得第一手资料;她积极组织双招双引、项目推介、企业座谈、山东省考察团等活动。
她为企业搭建合作平台、驻疆办签约银行助力企业融资、宣传报道山东产业援疆成就、开展“文化润疆 齐鲁先行”工程,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她勤学常思,开展《在新疆喀什等地建设山东西部产业基地和物流中转站研究》……
她的努力推动着驻疆办工作快速推进,她的事迹感动着驻疆山东企业和万千齐鲁儿女,她就是山东财经大学借调山东省人民政府驻新疆办事处干部——孙丽华。
扎根高校,立德树人成果丰硕
孙丽华出征前担任山东财经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副部长,扎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山东高教通讯》曾以《她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报道她的师德,对其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关爱学生的理念和精神表达深深的敬意。
她分管学生公寓期间,以建设优良的学风、舍风为核心,以优化育人环境为重点,以全力保障安全卫生为总抓手,把燕山、舜耕、明水、圣井四个校区3万多名学生居住的公寓管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创造条件、整合资源,推进宿舍门禁管理科技升级、再上台阶。达到育人塑魂的目的,将学生公寓打造成积极健康、文明向上、富有内涵、富有特色的育人阵地。
她分管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期间构建学校思政工作“211”体系,充分发挥“成长成才大讲堂”和“辅导员系统培训”两个平台的功能和作用,把学生思政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把学校辅导员队伍培训落实得扎扎实实。
她主持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新时代视阈下大学生政治素养提升研究》,主持《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融合模式研究》,推动学校《深化“三千计划”,推进实践育人》项目获得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立项。
她扎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方位构建十大育人体系,系统化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长效机制。围绕本职工作,锐意进取,创造性开展工作,得到学校领导和师生的一致认可,也为她出征新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勇挑重担,不负亲人殷切期盼
孙丽华出身于台胞家庭,家人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成绩斐然,对于她的期望值很高,对她个人成长的要求也很高。
她坚持学习知识,把加强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责任和习惯,树立学习即工作的观念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争做学习型干部的表率,获山东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她曾历任党支部书记和纪委委员,获4项省级荣誉称号,多次获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年度考核优秀等荣誉称号;她在高校修炼提升高校管理、企业管理、社会治理、党的建设经验,扎实做好群众工作。2012年《中国教育报》以“为学生捧出一颗滚烫的心——记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组织员孙丽华”为题进行报道。
出征前,她的选择获得了家人的支持,79岁老党员曾担任过政协委员的老父亲语重心长地鼓励她说:“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和忠诚干净担当是干部的要求,也是我们的家训,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为国家奉献,为家族争光!”家训和家人的嘱托时刻铭刻在她的心间并鞭策着她奋勇当先。

信念坚定,文化浸润素养不断提升
在山东工作期间,结合工作需要和个人理论研究,她深受齐鲁文化的熏陶。
她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征程中,脚踏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她组织学生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和学生同学习、共进步,深刻理解并努力践行沂蒙精神,“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她对文化的追求永不停歇,对新疆的文化进行深度学习和体验,实现齐鲁新疆融合发展。
她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翻阅这本厚重的军垦历史教科书,在震撼与感动中,立志将以老一辈兵团人为榜样,继承和发扬兵团精神,进一步发挥好驻疆办的职能,做好各项工作。
她们看望慰问第一代进疆山东女兵、第一代女拖拉机手金茂芳老人,为她的事迹深深感动着,被她的精神激励着。
她学习新疆胡杨精神,坚毅自强不息,风骨凛凛挺立风沙线,只在风霜雪雨中忠诚地守望家园,在让人难以想象的逆境之中,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不退缩,不放弃,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坚持到底。

拳拳之心,边疆展现爱国之志
自入疆以来,她克服生活上的困难,克服工作中的条件短板,白天马不停蹄调研、组织座谈会、开展联络,晚上思考学习直至深夜,每天只休息3-5个小时。
2019年初,办事处开展摸底普查工作,迅速掌握山东省驻疆国企、山东或齐鲁为名的社会团体、祖籍山东的在疆人口等基础数字。8月底,在济南举行鲁疆“一带一路”双招双引活动,119家鲁企近200余名企业家参加了推介会,还在山东开展“在疆山东企业齐鲁行”,鼓励山东籍企业家回乡发展。
为进一步服务在疆山东企业,增强产业援疆力度,山东省人民政府驻新疆办事处与新疆银行签订战略协议,为办事处推荐的企业提供差异化信贷政策,开通业务绿色通道,划拨信贷专项额度。
为进一步宣传报道山东援疆工作,主办了“山东产业援疆这些年”系列采访报道,共刊发摄影专版、视频、图文等160余篇,受到新疆、山东及全国各地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为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首届“文化润疆,齐鲁先行暨齐鲁文化大讲堂”活动成功举办,在全国率先以实际行动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新疆齐鲁文化促进会山东联络处8月底,在济南正式揭牌。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
作为一名参与边疆建设的党员干部,以老一辈兵团人为榜样,传承和弘扬兵团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
作为一名参与边疆建设的党员干部,她做到无愧于家人的重托,无愧于党的多年教育。
齐鲁巾帼,勇敢出征;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记者 张兴华 通讯员 刘思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