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家在梦里 ——《我们仨》读后感 雷羽茜

撰稿人: 2021-04-02  浏览:

思念是一杯咖啡,入口苦涩,却甘之如饴。起初有读《我们仨》的欲望,完全是因为这个温暖而又饱含深意的名字,整本书读完后,我觉得书的内容和它的名字别无二致。这本书是杨绛先生晚年创作的散文集,杨绛先生用简洁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温馨的家庭里一家三口共同度过的快乐生活,也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媛、丈夫钱钟书,以及艰难岁月里三个人的浓浓爱意。

这本散文集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我们俩老了”。这部分简短讲述了杨绛先生经常做的一个梦,她常常于黄昏薄暮的苍茫之中找不到一同散步的钟书,“锺书大概是记着她的埋怨,叫她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第二部:“我们仨走散了”。在三里河寓所的家,钟书被一通来路不明的电话叫走,去到古驿道的船上。杨绛先生居住在古驿道的客栈上,每天去船上看钟书。钱瑗旧病复发住了院,杨绛只能作为“信使”,一边牵挂着女儿,一边每天看望钟书,只是那艘船每天都远了一点点。一年又一年,柳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女儿、丈夫先后离开了她。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她的客栈。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一部分是杨绛先生的回忆录。

1935年,杨绛和钱钟书夫妻二人前往牛津大学留学,钟书在校攻读文学硕士学位,杨绛作为一个旁听生,常在图书馆自己读书,两个人在平淡简单的生活中享受生活的乐趣。后来,他们的女儿在英国出生,钟书拿到学位,两个人去法国巴黎求学。1938年,世界各地都受到战事影响,两个人也是很焦虑,带上女儿回国了。正赶上抗日战争,一家人辗转过了几年艰难的日子,但始终没有忘记的便是努力工作和读书。再后来,受到“文革”影响,两个人也卷入政治的漩涡中,受了不少苦。但是六十三年里,一家三口始终相守相助,在艰难的日子里度过了那段快乐难忘的岁月。

这本书初读感到莫名其妙,其中晦涩的比喻又让我摸不清头脑,直到读完全书再次回忆,才感觉到那种回味悠长。第一、二部的内容其实是杨绛先生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第二部分的“梦”更多是写女儿和丈夫最后的岁月,或许因为这是杨绛先生不愿去直视、回忆的岁月,她还没从失去至亲的伤痛中走出来,不愿再重述这一份痛苦和折磨的,所以杨绛先生以“梦”的形式,滤去不堪回首的往事和细节。

想要真正读懂这本书,可能还是需要了解一下杨绛、钱钟书还有钱媛吧。杨绛老师是幸福的妻子,是幸福的妈妈。虽然总是会被钟书、女儿“嫌弃”傻,但那也是他们家人之间爱的称呼。女儿钱瑗疼爱她的妈妈,知道妈妈不喜欢干挑煤挑粪的活,就自己一人做。因为爸爸曾对他说过,要照顾好妈妈。钱钟书先生这一生不少被人冤枉,受尽委屈,但也从未伸张冤屈,索性离群索居。我羡慕他们模范式的夫妻生活,羡慕他们喜欢‘探险’的人生,当然,也敬佩他们不断学习的态度。后来,直到钱媛年近六十岁患病不能起床的时候,在她写给父母的书信中仍不乏幽默的玩笑和温暖的昵称,这是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他们从年轻到年老,都沉浸在那些只有彼此了解的小快乐中:出门“探险”,分享彼此的“石子”,或者对着旁桌的人“格物致知”,这就让他们感到十分满足了。

还有其中让人羡慕的,就是杨绛和钱钟书先生那种超脱的爱情了。杨绛在书中好几处都谈到,钟书给人的印象是骄傲的,有时也是呆板木讷的。但是我们也可以从杨绛的话语中最明确地感受到,她理解他,也欣赏他,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灵魂伴侣”吧。越是有精神高度的人,越难找到能够理解自己的人,而钱钟书和杨绛无疑都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找到了一个能够“看”到自己的人。 他们的感情在现在的纷扰社会中更是难得可见的。

现在再回味,这本书让我体会到杨绛先生的灵魂游走在人世间的幸福和悲伤,也激起了我对人生的一种认识,让我更进一步了解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过一种怎样的人生。“我们仨”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他们在国外留学时承受了生活上的种种不适和沉重的课业负担,回国后与大家庭的相处也多有磕绊,文革时期更是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最终,还遭遇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心酸。这些疼痛和奚落甚至是我们此生都未必会遭遇的,但即使如此,在通读了他们的人生之后,我感受到的仍旧是他们生活中的温暖和爱,如此恬静的、不乱分寸的流淌在他们艰难生活的每一天当中。这份温暖和爱,就是他们对人生的态度,早已与他们经历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毫无关系。人这一生,如果做这样恬淡的知识分子,有一个所爱的人,一个想要保护的家庭,和一两件怎样也割舍不下、愿意终生去做的事,这便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人生。知识是有重量的,它能够拉着人的心往下沉。书读多了,心便沉静下来,对于很多身外之物便可以看得淡然。“我们仨”能够过得这样温和,处变不惊,与世无争,与他们嗜书如命有着极为直接的关系。读书对于他们来讲是终极幸福,是生活的动力,这是真正喜欢读书的人。杨绛在书中谈到“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家,才是人的归宿。杨绛和钟书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他们也已走到人生尽头。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有家人的家才叫家,痛失家人的杨绛,在她看来,那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现在杨绛先生的万里长梦终究落幕,106岁的杨绛先生已经去和钱钟书先生和钱媛团聚了

最后,借用《我们仨》里面我喜欢的一句话来结束吧。“愿咱们只有死别,再无生离。愿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守一起,相聚一起。”


上一条:论孔子“学习”的思想 ——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几点启示 王雨柔 下一条:对美感经验的散见 ——读《美的历程》有感 王依冉

关闭

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二环东路7366号(250002)

联系电话 (Tel) :0531-81791958

联系邮箱 (Email) : @sdufe.edu.cn

山东财经大学学生处

官方微信公众号


© Copyright 2024 山东财经大学学生处 版权所有